说起初学古琴,那古琴的常识肯定不能少,无论是不同时期的琴家对于古琴的总结,还是各类古代古琴琴谱,总结下来是从古琴的音色、形制、材质、琴弦、徽位、琴漆,等等缺一不可。
古琴用材:古书典籍一般大多记载说用桐木作面,梓木作底。原理是面板要松,便于振动发声、传音共振优良。底板选较硬质木材,起到反射音响的作用。今常见有用房梁的旧杉木制琴,效果甚好;也见有用青桐木、松木等木材制作。底板除梓木外也有用楠木、花梨等木材制作;还有用普通泡桐木所制的,一般来讲,泡桐用做初学者古琴上的较多。也见有杂木制作古琴或面底皆为杉木制的。
初学古琴的挑选建议:
音色方面:
桐木琴质轻、共振较大,因此声音宏亮松透。杉木琴质地细密,出音柔和温润,走手音连绵不绝,丰富细腻。
价格、材质方面:
由于材质不同,桐木琴价格较之杉木琴价格便宜许多。总的来说,杉木的会比桐木的好一点,杉木的使用时间相对来说会比较长一点,因为桐木的面板在短期内表现还算出色,时间长了的话,不少桐木琴会随着面板中水分的蒸发,声音会慢慢的变空,直到不能再弹。许多老琴不会出现这个问题,则是因为琴在制作时就用的老桐木,不存在水分蒸发问题,故会越弹越松透却不至于发空。故而现在选琴时都以杉木、老杉木居多。
音色:
乐器,弹奏为主要目的,自然古琴的音色为乐器第一标准,音色才是选择一张好琴的关键所在。杨时百在《琴学丛书》说:“尝论古琴以音色为第一,木质次之,断纹又次之,题识更次之,以二者可损坏可伪作也。”实为高人所论。古人对古琴的音色曾有过“奇、古、透、润、静、圆、匀、清、芳”——“九德”的说法。然一张琴能具“九德”几无可能,若能有有之三四德就已算是一张好琴了。
音色方面来讲,声音饱满、圆润、厚实、清亮、晶莹、通透……古书有说上好的琴声应是“鼙鼓之声”,也即如鼓皮不是绷得很紧的“蹦蹦”声响。我们可以通过弹奏按、泛、散三种音色音量是否基本统一,以及按音的高音、中音、低音三个部位在音色音量上是否比较平均。泛音是古琴上的一大特色,数量多且应用频繁。其音色要求明亮圆润并反应灵敏。另外,徽位的安放精确与否与泛音音色清晰圆润有直接的关系。选择者可在已有的徽位上多作弹奏。因徽位是人工所为,如有偏误尚可移动改正。与古琴的音色方面相比,琴的体态形状、色泽或稍有裂缝或部件有损坏等因素都可不为重要,因为都可更改及修缮。然而音色好的古琴却不易得到。音质差劣的琴,一般是很难修理成一张好琴。
形制:
外形:古琴式样很多,有仲尼式、落霞式、连珠式、伏羲式、蕉叶式、竹节式、混沌式等多种。式样与音色好坏的关系并不太大,且个人喜好不同。一般选择仲尼式、伏羲式、蕉叶式、混沌式为多。
髹漆:根据制作工艺的要求,不论传统古琴还是新制古琴,在琴体木胚外面都涂以生漆和鹿角霜细粒沫(也有用瓦灰、瓷粉、金银屑末等物质)拌和的腻子,干透经多次磨平后擦以生漆,约有1-2毫米厚薄。这种漆层坚硬而又有松隙,有干松舒适的手感,且利于琴体的保护和振动,曾见有的古琴是用化学合成漆参入鹿角霜或石膏作为腻子制作而成。这种漆艺不但不利于琴体振动,而且手感腻涩,在左手走音时时常会发出“吱吱”杂声。所以选购或修理古琴时,宜以施生漆者为好。
徽位与泛音:徽位是弦长的几分之几比例数的位置。如七徽必定在有效振动弦长的1∕2处、四徽与十徽是1∕4处、一徽与十三徽是1∕8处……这几分之几的位点很窄,不得有二三毫米的误差。精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泛音的音质及按音音准的误差(按音音准的精确度主要还是靠耳朵的听力辨别),不可忽略。在选琴时可用手指点弹,徽的位置精确则泛音音色清晰圆润,不精确则显喑哑。泛音音色好坏还与琴体共鸣腔结构的设计合理与否有关,合理者振动充分,音色饱满有弹性、有力度,反之单薄乏力无根底。
琴弦:古琴弦有两种,钢弦与丝弦。无论钢弦丝弦,由一弦至七弦递次由粗及细。钢弦用一根钢丝为内芯,辅以优质白丝,外层再用扁平的尼龙皮横向缠绕。此三种材料及制作工艺水平的优劣,决定了音质的优劣。选择时可细看横向缠绕的尼龙皮有无不匀或松脱;手指抚摸弦的表面,感觉其光滑程度及有无细微的疙瘩突起。钢弦具有牢固、不受天气干湿及温度变化的影响、弦面光滑摩擦杂音少、音色明亮等优点;丝弦就用蚕丝搓成的琴弦。丝弦虽摩擦音较钢弦重,且易受干湿的影响,但其醇和纯净自然质朴的音色,却是钢弦无法比拟的。
弦长:是指弦从岳山到龙龈有效振动的长度。古琴的弦长有100厘米到118厘米的不同长度。古琴的长度一般以120厘米到140厘米为宜。古琴弦与弦之间的距离。一般是1.8-2厘米之间。
弦高:是指琴弦与琴面的高度。有“龙龈处一纸,岳山处一指”之说。即尾部可衬一张纸,岳山处可垫入一个食指。以七徽位置为准,四弦与琴面在0.4-0.5厘米的垂直高度,一弦不超过0.6-0.7厘米为宜。过高则左指按弦受累,习称“抗指”;过低的话,可能弦振动时所产生的振幅拍击琴面,出现“打板”。还有一点就是沙音,弹琴时候的滑音的声音呈现的应该是平滑圆润的,而沙音就是突兀,刺耳等不好听的声音。而沙音的产生主要是因为琴面的不平整。可在弹琴时多加留意。
低头:是指琴面琴头处二徽、三徽到岳山并延伸及琴额的斜弧度。从琴尾到三徽左右,琴面基本呈平型。到了三徽左右就要朝琴头有个较明显的斜弧。这样既确保了琴面按音的主要部位弦与琴面保持较低的高度,也有利于左手按弦时轻松省力,按高音时也不觉得“抗指”,因此在选琴时宜多弹多感觉为好。
塌腰:是指琴面的中段,尤其七、八徽处一段平面出现的朝下微微低凹状。这是致命的缺陷,很难修复。遇有“塌腰”之琴,一般不宜选用。在挑选时可多弹多感受,也可目测。
古琴的保管与收藏
不论新旧优劣之琴,都需注意妥善收藏。不弹时一般垂挂于干燥板壁上,而不宜平放,长时平放有可能导致“塌腰”。古琴作为乐器,应经常弹奏为好,长时间不予弹奏振动,音色会木讷暗涩,且会生虫存蛀,以致损坏古琴。
内腔结构合理的古琴,经过弹奏振动风化脱去水分油脂后,木质会有所松透,随之音色也会较好,所谓“越弹越好”。然结构不合理的古琴,是不可能越弹越好的。古代及明清有不少古琴由于结构不合理,弹了几百年也不见好,就是一个明证。